增速强劲!主存储设备市场 2023 年收入超 840 亿美元,2030 年将破 2390 亿

数据高速处理 “引擎”,主存储设备成数字时代核心支撑​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的高效处理与快速存取成为企业和社会运转的关键。主存储设备作为计算机 CPU 可直接访问的高速内存单元,如同数据处理的 “引擎”,在保障快速数据检索和高效计算操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各行业对算力需求的激增,主存储设备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期。​

专注为企业提供市场战略的机构 “Global Info Research (环洋市场调研)” 出版的《2025 年全球市场主存储设备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显示,该报告重点分析全球主存储设备总体规模、主要地区分布占比、主要企业排名和竞争分析、主要产品类型规模、下游主要应用领域规模,同时剖析全球市场主要厂商(品牌)产品特点、产品规格、收入、毛利率及发展动态,历史数据为 2020 至 2024 年,预测数据为 2025 至 2031 年。据 GIR 调研,2023 年全球主存储设备收入大约 84920 百万美元,预计 2030 年达到 239300 百万美元,2024 至 2030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10.0%。​
两大产品类型主导,各展所长赋能计算​
主存储设备的产品类型主要划分为 DRAM 和 SRAM。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凭借其较高的存储密度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广泛应用于各类计算机和电子设备中,成为主存储设备的主力军,能够满足大规模数据临时存储的需求;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则具有更快的访问速度和更高的可靠性,虽然成本相对较高、存储密度较低,但在对速度要求极高的场景,如处理器缓存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两种产品类型相互补充,共同为高效计算操作提供坚实的存储支持。​
应用领域广泛渗透,多行业需求持续攀升​
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主存储设备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已深度渗透到多个关键行业:在电子领域,各类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对主存储设备的性能和容量要求不断提高,推动市场需求增长;通信行业中,5G 基站、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高性能主存储设备,以保障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处理;航空航天领域对主存储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着严苛要求,其在航天器控制系统、导航设备等方面的应用不可或缺;汽车行业,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使得车载系统对主存储设备的需求激增,用于支持复杂的计算和数据处理任务;此外,在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其他领域,主存储设备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头部企业竞逐市场,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发展​
全球主存储设备市场中,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SK Hynix Inc.、Micron Technology Inc.、Nanya Technology Corporation、Winbond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等主要企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些企业凭借在技术研发、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引领着市场的发展方向。它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提升主存储设备的性能、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升级。​
未来增长动力充足,技术突破成核心引擎​
展望未来,主存储设备市场的增长动力依然强劲。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主存储设备的性能、容量和能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驱动行业持续进行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同时,各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升级,也将为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需求。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主存储设备市场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全球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评论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