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臂轻型协作机器人是一种专为与人类在共同工作空间中安全协作而设计的工业机器人。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它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安全性高、易于编程和部署等优点。
单臂轻型协作机器人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制造业柔性生产需求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中小企业自动化转型加速的推动。随着全球制造业向“小批量、多品种”的定制化方向发展,传统大型机器人难以满足频繁换线和快速部署的需求,而协作机器人凭借其灵活性、易用性和安全性成为理想替代方案。此外,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和边缘计算等技术的融合,也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边界,使协作机器人广泛应用于 3C 电子、汽车、食品加工、医疗等多个行业。政策层面,各国对智能制造和工业 4.0 的扶持也为该市场注入了持续动力。
据环洋市场咨询(Global Info Research)的专业调研数据显示,从收入维度来看,2024 年全球单臂轻型协作机器人市场的收入规模大约达到 9.01 亿美元。展望未来,该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预计到 2031 年,其收入将攀升至 18.13 亿美元。在 2025 至 2031 年这一期间,该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为 10.3%,
这一增长速度充分体现了单臂轻型协作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广阔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
从单臂轻型协作机器人的产品类型角度进行划分,主要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大类。不同类型的产品在结构设计、功能特点以及适用场景上存在差异,固定式产品通常适用于在固定工位上完成重复性较高的操作,而移动式产品则凭借其灵活移动的特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动态变化的工作环境,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作业需求。
在下游应用领域方面,单臂轻型协作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涵盖电子、食品与饮料、汽车、医疗以及其他领域。在电子行业,其高精度的操作能力能够满足电子元器件的组装、检测等精细作业需求;在食品与饮料行业,符合卫生标准的设计使其可以参与食品的分拣、包装等环节;汽车行业中,它能协助完成汽车零部件的搬运、装配等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医疗领域里,其精准的操作有助于辅助完成一些医疗检测、护理等任务;而在其他领域,也能根据具体需求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全球单臂轻型协作机器人市场中有众多主要企业,其中包括 Universal Robots、FANUC、KUKA、ABB、Yaskawa、AUBO Robotics、Kawasaki、Techman Robot、JAKA Robotics、Doosan Robotics、Dobot Robotics、Comau、Omron、Elite Robots、Nachi Robotic Systems、Hanwha Robotics、Han's Robot、DENSO WAVE、Franka Robotics 等。这些企业凭借各自的技术优势、产品特色以及市场策略,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共同推动着该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文章摘取环洋市场咨询(Global info Research)出版的《2025 年全球市场单臂轻型协作机器人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通过专业的市场调研方法深度分析单臂轻型协作机器人市场,并在报告中深入剖析单臂轻型协作机器人市场竞争者对美国关税政策及各国应对措施、包括区域经济表现和供应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