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解析:培非司亭生物仿制药市场规模约2764百万美元

守护化疗患者的 “升白利器”​
培非司亭生物仿制药是与原研培非司亭具有相似结构和疗效的生物制品,主要作用是刺激骨髓产生白细胞,降低化疗或移植患者因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引发感染的风险,为癌症治疗和骨髓移植过程中的患者提供重要的造血功能支持,是肿瘤辅助治疗领域的关键药物。​
市场概况:需求扩容的 “生物药新赛道”​

全球市场信息调研报告出版商 Global Info Research (环洋市场咨询,即广州环洋市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发布的《2025 年全球市场培非司亭生物仿制药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对该市场深入剖析,涵盖 2020 至 2024 年历史数据及 2025 至 2031 年预测数据,统计维度涉及销量、价格、收入等。据 GIR 调研,按收入计,2024 年全球培非司亭生物仿制药收入大约 1771 百万美元,预计 2031 年达到 2764 百万美元,2025 至 2031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6.6%。整体来看,市场呈稳步增长态势,这与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生物仿制药性价比优势凸显以及全球对肿瘤治疗支持药物需求增加密切相关。​
产品分类:针对治疗场景的 “精准适配”​
培非司亭生物仿制药的产品类型主要划分为:​
化学疗法用:专门用于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在化疗周期中帮助维持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水平,减少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副作用,保障化疗方案顺利进行。​
移植用:适用于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促进移植后造血功能的恢复,加速中性粒细胞计数回升,降低移植后感染风险。​
下游应用领域:覆盖药品配送全链条​
其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医院药房、邮购药房、零售药房。医院药房是培非司亭生物仿制药的主要发放渠道,直接服务于住院接受化疗或移植的患者,确保用药及时;邮购药房为需要长期用药或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便捷的购药方式,通过物流配送将药品送达患者手中;零售药房则为门诊患者提供购药选择,方便患者根据处方自行购买,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用药需求。​
市场驱动因素:多力协同推动市场增长​
市场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全球癌症患者数量持续增加,化疗和移植治疗的应用广泛,对培非司亭这类支持性药物的需求稳定上升;二是生物仿制药相比原研药具有价格优势,能降低医疗成本,受到医保体系和医疗机构的青睐,提高了市场渗透率;三是各国对生物仿制药的审批政策逐步完善,加速了产品上市进程,丰富了市场供给;四是制药企业加大对生物仿制药的研发和生产投入,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可及性,推动市场规模扩大。​
主要企业​
全球培非司亭生物仿制药主要企业包括:Novartis、Mylan、Coherus BioSciences、Mundipharma International、Biocon、Intas Pharmaceuticals、Pfizer、Dr Reddy’s Laboratories。​
未来展望:在肿瘤治疗中释放更大价值​
展望未来,该市场有望持续增长。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进步,培非司亭生物仿制药的质量和疗效将进一步接近原研药,获得更多临床认可。同时,新兴市场癌症治疗需求的增长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将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量空间。此外,联合用药方案的探索可能拓展其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培非司亭生物仿制药市场的发展。

评论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