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磁共振成像(MRI)系统行业增长趋势:从73.17亿美元到89.16亿美元

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是一种利用强磁场和射频波对人体内部器官、组织及结构进行成像的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与 X 射线或 CT 不同,MRI 不使用电离辐射,因此在多次检查中更为安全。MRI 系统广泛应用于神经、骨骼肌肉、心血管及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是临床与科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日益流行,这些疾病需要精准的早期诊断。MRI 技术的进步,包括高场和开放式 MRI 系统的开发,提高了图像质量、缩短了扫描时间并提升了患者舒适度。此外,老龄人口的增长和新兴市场医疗保健投资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 MRI 系统市场的扩张。

尽管 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市场具有增长潜力,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磁共振成像(MRI)系统的高昂安装和维护成本可能是一大障碍,尤其对于小型医疗机构以及中低收入国家的医疗机构而言。此外,操作 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和解释结果需要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这也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与磁场相关的监管障碍和安全问题,尤其是在植入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中,也制约着市场的发展。

据环洋市场咨询(Global Info Research)调研结果显示,在全球医疗设备市场中,磁共振成像(MRI)系统作为至关重要的诊断设备,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按收入计,2024 年全球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收入大约达到 70.38 亿美元,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当前该领域在全球医疗市场中的经济规模与市场需求热度。

展望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对精准诊断需求的日益增长,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市场有望持续扩大。预计到 2031 年,其全球收入将攀升至 89.16 亿美元。在 2025 至 2031 这七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 CAGR 将保持在 3.3% 的水平,这一稳定的增长速率既体现了市场的成熟度,也暗示了该领域仍存在一定的发展潜力与上升空间。

从产品类型角度划分,全球磁共振成像(MRI)系统主要可分为开放式 MRI 系统和封闭式 MRI 系统。开放式 MRI 系统凭借其在患者舒适度方面的优势,尤其适用于对封闭空间有恐惧心理的患者以及体型较大的患者,在市场中占据着特定的份额;而封闭式 MRI 系统则以其更高的成像精度和分辨率,在众多临床诊断场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目前市场中的主流产品类型之一,两种类型的产品共同满足了不同医疗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

在下游应用领域方面,磁共振成像(MRI)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其中,医院是其最主要的应用场所,无论是常规体检、疾病诊断还是术后监测,都离不开 MRI 系统的支持;体检中心作为健康管理的重要机构,对 MRI 系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以满足人们对精准健康检查的需求;此外,在一些科研机构、专科医院等其他场所,MRI 系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为医学研究和特殊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全球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市场竞争激烈,其中主要企业包括西门子、飞利浦、通用电气、东芝、富士胶片、联影医疗、东软医疗、鑫高益、安科医疗、奥泰、万东医疗、贝斯达医疗等知名医疗设备制造商,这些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广泛的全球销售网络,在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以上关于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市场的内容,均参考自环洋市场咨询(Global Info Research)出版的《2025 年全球市场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该报告基于专业的调研方法与数据收集渠道,对全球 MRI 系统市场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剖析,为相关行业从业者、投资者以及关注该领域的人士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市场洞察与决策依据。

评论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