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科研“微助手”:动物微透析采样系统市场规模预计2031年达3.34亿美元

动物微透析采样系统是一种用于实验动物体内实时采样分析的高精度科研设备,通过在体内植入微型探针,能够持续、动态地收集脑脊液、组织间液等生物流体样本。它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药物代谢、毒理学、精神药理等研究领域,被誉为打通“实验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制”之间的关键桥梁。

相比传统终点取样方法,微透析系统具有最小侵入、可重复采样、高时间分辨率等优势,特别适用于追踪神经递质、药物浓度变化、代谢过程等高精度科研任务,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隐形显微镜”。

市场速览

2024 年全球动物微透析采样系统市场规模约为 2.23 亿美元,预计到 2031 年将增长至 3.34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5.9%。(数据来源:《2025 年全球市场动物微透析采样系统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 出版商:广州环洋市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Global Info Research))

该市场增长得益于全球范围内科研投入不断加大,尤其在脑科学、神经疾病研究、精神药物评估等前沿方向对精准动态采样的迫切需求。

产品分类

按产品通路数量及流速范围,动物微透析采样系统主要分为:

双通道系统(流速 0.1–20μL/min):适合小动物样本、神经递质实时监测等精细采样场景;
四通道系统(流速 0.54pl/min–11.70mL/min):适合多点同步取样、长时程追踪实验,常用于复杂药理研究或毒性实验。

通路设计直接影响数据采样的时效性与可靠性,是科研单位选型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应用领域

当前,动物微透析采样系统的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科研领域:

神经科学研究:研究神经递质变化、突触活动机制等;
药理学研究:测定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浓度变化和代谢路径;
精神药物研发:用于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的中枢作用机制探索;
其他基础科研:如代谢紊乱、内分泌调控等生理机制研究。

随着多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加强,该设备在精准医学、行为科学、生物电子接口等新兴研究方向中的应用潜力也日益显现。

主要企业

当前,全球动物微透析采样系统市场的主要企业包括:

CMA microdialysis、BASi Research Products、AgnTho、上海玉研科学仪器、Instech、Amuza、EICOM

这些企业普遍拥有较强的产品研发、样品分析支持及客户服务体系,持续在产品微型化、自动化与远程操控等方向推动技术升级。

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神经科学与精神类疾病研究持续升温,动物微透析采样系统将在动态药理学、疾病模型验证、类脑研究等核心领域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

在全球科研对“实时生理数据”的重视持续上升的大背景下,设备将趋向更小型、更高通量、更自动化,并与 AI、远程云平台等智能分析系统深度融合,提升科研效率与数据处理能力。

评论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