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及中国充电桩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概览

恒州诚思发布的充电桩市场报告,为深入了解充电桩市场提供了全面且专业的信息。该报告详细阐述了充电桩市场的情况、明确定义、细致分类、多元应用以及完整的产业链结构,还对发展政策和计划进行了探讨,同时深入分析了制造流程与成本结构。此外,报告精准剖析了充电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市场趋势。从生产与消费两个角度,对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核心生产商进行了细致研究。

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如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装有充电插头,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按照输出电流分类,充电桩可以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

影响电动汽车普及化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充电体验的提升,其中寻找充电站的便利性和充电速度是关键因素。电动汽车电气平台高压化是当前主机厂技术演进的一个趋势,迫切需要充电桩提升充电电压上限至 1000V,以支持未来普遍应用的高压车型。

实现快充的难点:
大功率超充带来热管理问题,超充要求电缆受 400 - 600A 大电流,需要快速散热。液冷终端相比普通快充终端,主要区别在于充电枪线的冷却方式不同。液冷枪线通过循环冷却液将电线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可以承受较高电流,有望成为未来趋势。目前,液冷枪尚未大规模普及,产量较少因此定价较贵,但随着下游超充需求提升,液冷终端应用大规模普及,其成本和价格有望逐步走低。

充电基础设施对电网的影响:
充电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对电网负荷带来巨大冲击,使用储充充电模块可以对电网削峰填谷,有效缓解电网压力。储充充电模块包括 V2G 充电模块和单、双向 DC - DC 充电模块等,能实现新能源汽车和电网之间的有序互动,积极推进智能充电。

据 YHResearch 调研团队最新报告“中国充电桩市场报告 2025 - 2031”显示,预计到 2031 年,中国充电桩市场规模将达到 91.5 亿美元,未来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14.0%。

根据 YHResearch 头部企业研究中心调研,中国范围内充电桩生产商主要包括比亚迪、特来电、星星充电、盛弘股份、绿能慧充、科大智能、ABB、许继电气、驿普乐氏、挚达科技等。2024 年,中国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 38.0% 的市场份额。就产品类型而言,直流充电桩是最主要的细分产品,占据大约 69.2% 的份额。就产品应用而言,公共场所是最主要的需求来源,占据大约 79.0% 的份额。
2025 年全球及中国充电桩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概览

评论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