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YResearch 调研显示,2024 年全球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市场规模大约为 7.97 亿美元,预计 2031 年将达到 14.12 亿美元,2025-2031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8.6%。未来几年,本行业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本文的 2025-2031 年的预测数据是基于过去几年的历史发展、行业专家观点、以及本文分析师观点,综合给出的预测。
双列角接触滚柱轴承是一种具有两列滚柱的轴承,能够同时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每列滚柱与内外圈的接触角相同,通常采用 45° 的接触角设计,以提高承载能力和抗变形性能。它具有高承载能力、较大的刚性和较高的精度,适用于重负荷、高速、精密度要求高的应用。
2024 年中国占全球市场份额为 %,美国为 %,预计未来六年中国市场复合增长率为 %,并在 2031 年规模达到 百万美元,同期美国市场 CAGR 预计大约为 %。未来几年,亚太地区的重要市场地位将更加凸显,除中国外,日本、韩国、印度和东南亚地区,也将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未来六年,预计德国将继续维持其在欧洲的领先地位,2025-2031 年 CAGR 将大约为 %。
生产层面,目前 是全球最大的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生产地区,占有大约 % 的市场份额,之后是 ,占有大约 % 的市场份额。目前全球市场,基本由 和 地区厂商主导,全球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头部厂商主要包括 THK、FAG、INA、TIMKEN、SKF 等,前三大厂商占有全球大约 % 的市场份额。
本报告研究“十四五”期间全球及中国市场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的供给和需求情况,以及“十五五”期间行业发展预测。
重点分析全球主要地区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的产能、销量、收入和增长潜力,历史数据 2020-2024 年,预测数据 2025-2031 年。
本文同时着重分析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行业竞争格局,包括全球市场主要厂商竞争格局和中国本土市场主要厂商竞争格局,重点分析全球主要厂商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产能、销量、收入、价格和市场份额,全球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产地分布情况、中国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进出口情况以及行业并购情况等。
此外针对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行业产品分类、应用、行业政策、产业链、生产模式、销售模式、行业发展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和进入壁垒也做了详细分析。
全球及中国主要厂商包括:
THK
FAG
INA
TIMKEN
SKF
TBI
IKO
NSK
鸿元轴承
洛阳明德精密轴承科技
洛阳佰纳轴承科技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内环旋转
外环旋转
内/外环旋转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工业自动机器人
工业机械
医疗机器人
其他
本文包含的主要地区和国家:
北美(美国和加拿大)
欧洲(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
亚太(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东南亚、印度等)
拉美(墨西哥和巴西等)
中东及非洲地区(土耳其和沙特等)
本文正文共 12 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 1 章:报告统计范围、产品细分、下游应用领域,以及行业发展总体概况、有利和不利因素、进入壁垒等;
第 2 章:全球市场供需情况、中国地区供需情况,包括主要地区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产量、销量、收入、价格及市场份额等;
第 3 章:全球主要地区和国家,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销量和销售收入,2020-2025,及预测 2026 到 2031;
第 4 章: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包括全球市场企业排名及市场份额、中国市场企业排名和份额、主要厂商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销量、收入、价格和市场份额等;
第 5 章:全球市场不同类型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 6 章:全球市场不同应用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 7 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包括政策、增长驱动因素、技术趋势、营销等;
第 8 章:行业供应链分析,包括产业链、主要原料供应情况、下游应用情况、行业采购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及销售渠道等;
第 9 章:全球市场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主要厂商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公司简介、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产品规格型号、销量、价格、收入及公司最新动态等;
第 10 章:中国市场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 11 章:中国市场双列角接触滚柱轴环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
第 12 章:报告结论。